- 論壇名稱
醫治記憶和對話 - 時間
2017/12/19 - 地點
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 - 與談主題
台灣基督宗教跨教派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 與談人
牧心家園主任 林素鉊
- 引言
1.相愛及追求正義、真理都來不及,哪裡來的時間對立,學習包容差異及多元。
2.完成成功生命的標準是可以為窮人服務。
3.尊重每個人不同教派的選擇,與他人形成合作非競爭,提升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慈愛。
我出生滿月就被抱去領洗了,阿媽是家中第一代教友,他在聖堂幫神父準備三餐及洗衣,我媽媽在民間信仰的家庭中長大,婚後跟隨著婆家信仰負責把小孩在周日帶到天主堂參加禮儀,記憶中阿媽和媽媽兩人一生依靠主、常常祈禱,相信天主的陪伴可以面對很多痛苦及挑戰,養育了7個孩子外還協助阿公和爸爸的計程車行,我從小常常被問「天主教和基督教有什麼不一樣?」當我結婚後,婆家是民間信仰篤信媽祖會庇佑子子孫孫,但是我先生在大學時參加了天主教培育而領洗,我們與婆家互動並不會因信仰而對立衝突,雖然不會參與對方活動,除互相尊重尚能分享宗教活動,會造成衝突的是時間安排上如何兩全其美,所以會深刻感受到的是人類互相相愛及追求正義、真理都來不及了,持續學習聆聽、不停溝通、協調合作,哪有時間耗費在對立上呢? 去除優越感,容許可以不一樣,欣賞差異及期間造成的豐富性!
現在的我在天主教善牧基金會工作,常被問「你們機構的員工必須是教友嗎?」在善牧完全沒有宗教色彩,員工是教友的不多,我遇到的工作夥伴中有基督教、一貫道、佛教、道教、密宗及開玩笑說說的睡覺;大家都是希望透過社會福利政策可以降低因為社會結構或全球化造成的不公義,藉資源再分配讓無辜受害的弱勢族群可以維持基本的居住及乾淨飲水和溫飽;靈性生命的信仰價值對於人不以外在條件衡量自己或別人,人的成功與否視為窮人服務多少?
善牧秉持著核心信念「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來經營團隊及提供服務,從人與人互相的療癒中經驗與自己和好、與他人和好、與大自然合好;這是不容易的歷程,學會合作及衝突處理,有能力建立姐妹情幫助他人並形成支持、練習人際關係之衝突與溝通、和好能力,無論團隊磨合或提供服務中,都是讓人在家園中學習與創傷修復後,除保護自己安全、連結資源,賦權自主為目標。
人類從在大自然奔馳的游牧生活到農業社會轉為工業文明後,家庭結構在科技產品充斥下已經改變,甚至影響了人與人互動的品質,居住、工作型態的不一樣易造成身心不平衡,特別需要靈性生活的照料,各教派蓬勃發展殊途同歸都是讓人找到一條回家的路,跨教派的對話目的在合作非競爭、不該是呈現優越感歧視相異的族群,願意先反思自己的態度夠寬容嗎? 進而擁抱自己的不完美,慈愛眼光看自己及近人、願意開放分享就是從「我」走向「我們」
1. 時時注意與人的連結
2. 創造對話的空間
3. 允許不確定
4. 發展好奇心
5. 建立合作的關係
6. 練習不抱著知道的心情
(因為不知道所以聽聽看)
7. 學習用新眼光看舊的人事物
(就是沒有預設立場)
★ 本【論壇】為對話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