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瑞玲傳道

每個人的特質不同,每個人親近神的路徑也不同。你傾向於透過哪些路徑,感受到神的愛、神的同在?哪些路徑使你感到,你與神親近?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親近神的路徑,我們會更渴望親近神,也更容易親近神,而容易感受神的同在,被神得著,被神充滿。

每個人可能會有2-4個主要傾向,在小組或群體中做這個測試,也可以看出了人與人之間的相異性或相似性。

為了豐富我們親近神的體驗,我們可以更多運用自己傾向的路徑,去體驗神、感受神,享受單獨與神親近的滿足與喜悅。

但你也可以突破自己,走出個人的傾向,學習去運用或嘗試不同路徑,使你對神的體驗有驚喜,有創新,也更多元、更豐富。

你也可以邀請三兩好友,一起去體驗不同的路徑。甚至,你們可以安排,在團體聚集時,一起去體驗你們渴望去體驗的不同路徑。

過去我的路徑一直是理智者,後來我享受在大自然裡親近神,也很享受運用各種感官親近神。多年前接觸並操練依納爵靈修之後,我也漸漸變成默觀者。我接觸過的教會都是傳統主義者,因此我多多少少也保留著傳統主義者的路徑。

我也很享受個人與同伴,到基督教或天主教的退修營地,去退修與獨處。我也會透過研討會或研習營,學習、操練隱修者的靈修方式與活動,來默想神、親近神、體驗神。透過舞蹈和音樂,熱情地敬拜神、愛神,也是我感到釋放、自在的方式。

當個人、小組或群體,體驗神、親近神的路徑與活動,更多元,更廣博,更豐富,你們也會吸引不同特質的人,加入你們的行列,與你們一起去體驗神,經歷神。因而能更體現神的豐富,更彰顯神的多元,也更展現神的寬廣。

除非我們常常親自渴慕神,親近神,體驗神,感受神,否則這些知識不能真正幫助我們拓展對神的體驗,使我們經歷神自己,經歷神的生命,經歷神各種豐富的屬性。

願我們享受透過自己親近神的路徑,常常體驗神,也樂意拓展、體驗自己不習慣的路徑,開展我們與神親近的感受與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