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雅橘 • 圖片提供/基督教喜樂保育院二林總院

這個世界有時候看起來黯淡無光,但是陽光仍在烏雲之後閃耀,而我們的主永遠偉大的光亮,挪走我們的疑慮和恐懼,洗盡我們的罪……。」

——瑪喜樂的書信(1975年)

神的召喚如此清晰,「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你指示的地方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字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1959年秋天,45歲的瑪喜樂(Joyce McMillan,1914.09.29~2007.09.29)女士終於啟程了!她獨自一人從美國奧克蘭搭機經過夏威夷群島,威克島補充燃料,再到關島、東京、香港,最後抵達台灣。 

【召喚】獨自踏上陌生島嶼

那是一次漫長飛行,距離初次聽到「台灣」島嶼,已經五年了,在一次禱告會上,一位台灣醫生謝緯​*​來到教會募款,「我的故鄉有許多人深受疾病所苦,我想蓋間肺病療養院,讓窮苦病人得到醫治!」謝緯的俠義感動了瑪喜樂,更令她想起死於肺病的好友,她明白,生命逝去的傷痛,以及貧窮的辛苦。

瑪喜樂也盼望來台!卻仍掛心病重的母親​†​,所以除了捐款,她寄予祝福,並為受苦者祈禱;瑪喜樂仍與謝緯1聯繫,並且期盼來台的一天!

歷經2週飛行,瑪喜樂來到南投埔里!謝緯,有台灣史懷哲之稱的他更成了瑪喜樂在台從事醫療事工近半世紀最重要的夥伴。

【故鄉】那培爾鎮上的虔誠基督教家庭

若問瑪喜樂海外宣敎的起點,最早可追溯到她的家庭吧,1914年9月29日瑪喜樂出生於美國華盛頓州的那培爾(Neppel)小鎮,「那培爾是個荒漠的小鎮,」作者趙啟明如此深刻地描述​‡​:「那培爾長年不雨,像沙漠的乾旱,日常用水就靠一口深井,有風時就用風車把水打上來,有時根本沒水用。無法種花、種菜,也無樹木,就像一片不毛之地……。」

但瑪喜樂不喊苦,她是如此回憶全家努力的情境:「我的父親是一位無師自通的獸醫,經常到隔壁鎮上治療動物,所以我們家也養了許多動物,養雞我們就有雞蛋吃,養牛我就學會擠牛奶,當馬兒到灌木叢或沙丘上放牧,我就得到處尋找馬兒,帶馬兒回家,而且我就讀隔壁的摩西湖高中離家6英哩遠,所以我也會騎馬去上學喔!」

「影越大,光越大」,瑪喜樂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獨生女瑪喜樂從小跟著父母上教堂,她非常喜歡耶穌,信仰是她心靈的糧。七歲時,有一群宣教士來到小鎮教會做見證,他們飄洋過海到中國傳福音,瑪喜樂聽得入迷,或許就是那一刻,海外宣教的火苗已經點燃。

高中畢業後,瑪喜樂在舊金山柏克萊大學醫學預科學習,她非常勤奮,白天身兼褓母以及秘書工作,晚上進修,最後因經濟問題而中斷。23歲,瑪喜樂結婚,在先生退休後,協助經營杏仁果園。35歲,瑪喜樂父親過世,2年後,先生也過世了,生命頓時失落,直到在第一長老教會當秘書,並且加入宣教團,瑪喜樂感受到生命的重新綻放「我好喜歡這裡!」瑪喜樂在信上寫著:「我和宣教士們在這裡好像找到一個家!」41歲,瑪喜樂重返學校,完成護理學業,並且在安養院工作,直到來台。

【看見】無助的孩子在地上爬行

到埔里之前,瑪喜樂一直在想:「我不會中文,護理工作又短,我能做什麼呢?」但是到了埔里,她看見許多外籍人士​§​在此傳達上帝之愛,深受感動,最後在眾人的鼓勵下,她決定在台奉獻!冬天返美,隔年5月帶著教會募集的二手衣服及醫療藥物,再度來台,沒想到這一待就是近半世紀,直到93歲安享主懷。

在埔里三年,瑪喜樂感受到另一種更蓬勃豐富的人生,上帝的愛在這裡慢慢滋長,平日在「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服務病患,假日到部落傳福音,告訴孩子們聖經的故事,並且參加貝德芬宣教士創設的「山地女子伯特利聖經書院」教授原住民少女英文,慢慢地大坪頂也出現了一間好可愛的小教堂!

1964年,瑪喜樂跟著謝緯加入教會中部沿海地區的醫療團,沿途義診,在彰化縣二林鎮,瑪喜樂驚訝發現有許多小兒麻痺患孩童,原來1956到1966年小兒麻痺流行全台,沿海地區的居民生活貧困,加上醫療嚴重匱乏,患者在病毒感染後,留下肢體萎縮的後遺症,輕微者走路顛波,嚴重者,無法直立或是走路,甚至死亡。

於是當謝緯決定在二林蓋醫院時,立馬邀請有照顧經驗的瑪喜樂幫忙。瑪喜樂一度猶豫,一方面她捨不得埔里啊,「那是個美麗的地方,在那裡我有許多好朋友,我也放心不下那群原住民病患!」一方面也擔心自己能力及訓練不足。瑪喜樂只好禱告又禱告,直到聖經話語浮現:「聽主的話﹗邦國啊!將它傳揚到遠方!」

勇敢的宣教士啊!憑藉對主的信心,義無反顧地前進偏遠靠海小鎮:二林鎮!

醫院的宣傳車穿越大街小巷,鼓勵家長帶著生病的孩子來義診,1964年11月3日基督教二林醫院開幕,湧入了222位小兒麻痺患者!「有的孩子讓父母背著、有的被抱著,有的孩子在地上爬行,放眼望去,竟是一群孩子在泥地上爬來爬去,不論是父母或是孩子,臉上都是悲傷!」生命怎能如此!瑪喜樂心痛不已,我能做些什麼呢?她向上帝禱告,上帝說:「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上帝又說:「你要專心仰望耶和華,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一股強烈的愛湧現,瑪喜樂許下心願,我一定要好好照顧這群孩子,讓孩子通通站起來!

【實踐】用愛搭建的喜樂保育院

愛是一種行動,愛有多深,力量就有多大。

瑪喜樂決心為孩子打造一個家,「幫助孩子站起來,有人生的高度,有受教育的機會,唯有如此,才能扭轉孩子的命運!」

1965年8月,瑪喜樂暫借醫院的倉庫,成立二林基督教醫院「附設小兒麻痺兒童保育院」,首批收容16 名無依的兒童;不久,人數不斷增到80多人,不僅要另行租房,連原來的空間,也顯得非常侷促,只要一個孩子感冒,馬上就傳染開來。於是瑪喜樂在她 55 歲那年,毅然返美變賣家產,四處募款籌錢,在二林國中對面買地、蓋房舍,很奇妙,每當資金不足或是孩子的生活費無著落時,各地捐款總會適時應急,感謝上帝!終於1970年有著美麗的紅磚瓦房的「喜樂保育院」完成了!

「愛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力量,相信被愛,生命才能不斷向前。」在喜樂保育院,孩子感受到喜樂阿嬤的愛,純粹而閃耀。喜樂阿嬤一定會陪孩子到醫院做骨骼矯正手術、親自照顧術後的孩子;喜樂阿嬤一定會親自教孩子穿鐵衣、鐵鞋,幫助孩子站起來,她總是站在孩子身後,抱住孩子,用腳尖踢著孩子的腳後跟,幫助孩子踏出人生的第一步。「鐵鞋好重!要踏出每一步,好難,好容易摔跤!」真得!鐵鞋好重,其實瑪喜樂往前一踢,腳尖也定也好痛吧!但是瑪喜樂阿嬤從不喊痛啊!如果孩子跌倒了,瑪喜樂阿嬤一定會堅定地告訴孩子:「沒關係!慢慢來但是你得自己站起來,因為不是隨時隨地都會有人幫你。」因為瑪喜樂知道孩子未來的人生得靠自己走出去!

瑪喜樂教育孩子一定要獨立自主、有禮貌,而且內心充滿愛。

她要求每個小孩一定要上學,她總是告訴孩子:「你們只有雙腳跟別人不一樣,你們可是和其他孩子一樣聰明喔!」因為是阿嬤說的話,孩子們都深深的相信。

瑪喜樂還教孩子英文、唱歌,跟孩子說好聽的聖經故事,天上,有一個主耶穌,他一定會永遠深愛你,她更常告訴孩子,「在遙遠的美國及其他地方,有許多教會及朋友們,用金錢與禱告在關心著你們。」瑪喜樂要孩子明白,即便身體殘缺,曾經被拋棄、拒絕,拘禁,都沒關係了,因為你們一定是被愛的,如同喜樂保育院是用好多好多的愛搭建出來的。

在保育院孩子是歡樂、自在的,柏克萊第一長老教會牧師George Kraft如此描繪他看到一幕:「我看到孩子用扭曲的雙手,變形的軀體,撐著柺杖到處走。然後他們丟下柺杖,開始玩摔跤比賽。他們在嬉鬧中是如此快樂!他們怎麼能承受那麼大的痛苦,去又那麼快樂呢?」

一定是喜樂阿嬤那麼堅定且溫暖的愛,讓每個孩子懷抱夢想,勇敢踏出自己的燦爛人生。

【傳承】真愛永遠

隨著1964年政府推動大規模的「小兒麻痺疫苗預防接種」,終於,1984年小兒麻痺症在台灣幾乎絕跡了!愛是永恆的,1985年喜樂保育院轉型為收容多種身心障礙的機構,照顧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因為神愛世人,如同一粒麥子落地,結出了一片美麗的金黃麥田。

「真愛是忘了自己」,瑪喜樂最常問:「我能做什麼呢?」在二林鎮人人都愛喜樂阿嬤,大家都說喜樂阿嬤是我們的「美國的馬祖婆」。瑪喜樂一生授獎無數,但她總是笑笑地平淡以對,她說:「沒有一件事的誕生是因為我的技術,當我被召喚了,我就來了!只有那位可以成就大事的神,使用任何我們可以給祂的東西。如果妳有機會去愛祂和服事祂,就去做吧!」

「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提後4章6至7節)

疾病殘酷,1999年,85歲的喜樂阿嬤罹患老年癡呆症,她身體逐漸衰退,意識逐漸模糊,大家依然深愛她,以愛照顧阿嬤,直到2007年4月26日,親愛的喜樂阿嬤在詩歌聲中安詳主懷。

「真正的愛是忘記自己,那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力量,在彼此的施與受中得到滋養。」瑪喜樂女士,在台灣奉獻近半世紀,二林鎮上人人心中永遠的「美國的馬祖婆」,至今仍是許多人心底一抹最深刻溫暖的印記。(完)


【參考文獻】

康原,《二林的美國媽祖:瑪喜樂阿嬤與二林喜樂保育院的故事》,2008年,彰化縣文化局出版。

劉清彥、林怡湘,《喜樂阿嬤》。彩虹愛家出版。


  1. ​*​
    謝緯,台灣南投人,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1951於美國深造外科技術,1954年,回台前經過舊金山瑪喜樂聚會的「第一長老教會」,尋求人力與物資協助。他分享台灣的醫療困境,以及返台後宣教及醫療工作的想法。1956年謝緯與美籍女宣教士孫理蓮創建「基督教山地中心診所」,即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前身。同年,在埔里鯉魚潭畔設立「基督教肺病療養院」,收容原住民病患。
  2. ​†​
    瑪喜樂的母親於1951年在華盛頓老家中風癱瘓,她將媽媽接到舊金山全心照顧,直到母親世後才來台。
  3. ​‡​
    見趙啟明,《喜樂之愛——喜樂阿嬤與二林保育院的故事》。
  4. ​§​
    瑪喜樂在埔里遇見孫理蓮為原住民開設「馬利亞產院」、徐賓諾在愛蘭台地上建「竹管仔厝」護理照顧、德籍貝德芬與謝存慈創立「山地女子伯特利聖經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