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若綾 • 圖片提供/樂山教養院
如果查詢臺灣的醫療史,會看到來臺宣教士戴仁壽醫師(Dr. George Gushue Taylor, 1883-1954)的名字,但卻鮮少看到瑪嘉麗(Margery Miller Taylor, 1882-1953)這個名字。瑪嘉麗是戴仁壽的妻子,隨著他一起來到臺灣服事。若說戴醫師是臺灣的痲瘋病治療之父,瑪嘉麗應該被稱為臺灣的痲瘋病治療之母。
同受呼召的同行伴侶
瑪嘉麗於1882年出生於英國,她的父親是位牧師,基督信仰深深影響她的心志——從小她就對困苦之人有負擔和使命。高中畢業後完成護理訓練,她便前往巴拿都博士兒童之家服事。就在這段期間,她認識為了醫療宣教而從加拿大來到倫敦大學醫學院就讀的戴仁壽,當時的他因著經濟需要而在她服侍的禾場兼職,然而,他們對困苦的病人皆同樣有著憐憫之心,也都抱有醫療事奉的志向。
其實戴醫師的求婚,正是一場同赴宣教工場的邀請。預備前往臺灣宣教的他,問瑪嘉麗是否願意與他結婚,一起同往那完全陌生的土地——臺灣事奉。這是個多麼沉重的求婚詞,但瑪嘉麗對上帝及對戴醫師的真心之愛,讓她願意順服。兩人簡單辦了公證後,當天即由馬賽港登船出發,前往那遠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臺灣。*
在跨文化中體現「肉身成道」
瑪嘉麗和戴醫師被邀請到當時的臺南「新樓醫館」工作,戴醫師承接院長一職,瑪嘉麗擔任護理長。臺灣雖然被認知為美麗之島——福爾摩沙,但濕熱的氣候讓他們的身體常處在不適之中,瑪嘉麗更因此罹患關節炎而影響行動。加上語言的不通,他們著實花了許多工夫來適應這塊土地的生活。
夫婦倆不僅練習寫漢字,還認真學習台語。除了日常生活的措辭,也請醫院的同仁教他們醫學用語。戴醫師為了培訓更多醫療人才,費心編寫了《內外科看護學》一書,竟是用閩南語拼音寫成的,成為臺灣第一本閩南語的醫護教科書。他們對臺灣人的盡心盡意,從語言的學習上便足可反應。除了語言的挑戰,他們也盡力習慣米食文化。在這片土地的生活——舉凡食衣住行,都有他們努力適應的痕跡,彷若基督的道成肉身,他們在生活中將所信的道表明出來,學習如主般去付代價、去愛人。
在臺南服事八年後,由於瑪嘉麗的身體狀況不見好轉,加上始終孤身兩人、沒有生育,更讓她想念英國故鄉。因此,他們決定返回英國,讓瑪嘉麗好好養病。
未隨時空流轉而消逝的癩病人負擔
在英國待了五年,夫婦倆仍然心繫臺灣,就在瑪嘉麗關節炎症狀緩解之後,他們再次返回臺灣,前往停業一陣子的馬偕醫院協助整頓。
在英國期間,戴醫師仍然掛心在臺南遇到的許多痲瘋病人,謹記經上所說「叫長大痲瘋的得潔淨」(太10:8)他相信這是主託付給他的使命。就在返台兩年後,台北也出現痲瘋病患,戴醫師帶來的治療方式十分有效果,吸引了眾多來就診的人,後來還開設痲瘋病專科。這不只是戴醫師個人的被呼召,瑪嘉麗也同領受這呼召,甘心服事痲瘋病患。她親手照顧他們,親切地關懷交談,即使當時社會的大部分民眾仍因害怕遭傳染而排斥與遠避。但她與戴醫師對困苦病人的起初之愛,到如今仍是炙熱,始終完全擺上。
期間,戴醫師開始奔走,致力於興建痲瘋病患的療養院。1934年3月30日,終於在八里山坡地落成,戴醫師將其命名為「樂山園†」。當時戴醫師尚有馬偕醫院院長之職,因此,瑪嘉麗不僅作為護理長,仍要一肩扛下園內病患的醫療事務,與園內的管理庶務工作,非常地辛勞。直到丈夫卸下醫院工作,瑪嘉麗才單純擔負護理長職務,兩人一起配搭同工。
以毫不保留的愛打造如家般的療養處所
在這個沒有圍牆的樂山園,瑪嘉麗和戴醫師努力打造一個讓痲瘋病患者可以安心治癒的家;而他們本身也把這裡當成家,患者們都是他們的家人。過了三年,樂山園已有60名居住者,平時住民也在此種植花木或養家禽、家畜,真的宛如一個大家庭。
樂山園的二樓是一個禮拜堂,瑪嘉麗在這裡也擔任音樂老師,教病患演奏樂器,帶領合唱團,詩歌的樂音常常繚繞在「園」中。臺灣初期的音樂貢獻者,也包括瑪嘉麗的名字。在這園中還常常響起的是禱告的聲音,瑪嘉麗與戴醫師常常在這裡和其他宣教士一起禱告,所盼望的不僅是病患的身體得醫治,更是靈魂的得救。
瑪嘉麗所奉獻的不僅是她的全心,更也是她的全人。為了專心照顧痲瘋病患,她放棄了生育的權利,以積極投入醫療的工作。
在臺灣又待了17年,過去禮遇他們的日本軍在二次大戰時跟英國成為敵對,就在1940年時來到樂山園,向瑪嘉麗和戴醫師下達驅逐令。匆忙之中,他們與病患告別,從基隆港搭船離去。臨走之時,戴醫師還把風衣留給照顧樂山園的護士,說可以給需要的病患禦寒。‡不禁體會他們夫婦對於家園中的家人是那麼地毫不保留,完完全全地委身於服事這群被排拒於社會之外的困苦之人。
不生育卻兒女成群的母親
回到加拿大定居後,瑪嘉麗總是感慨:「若不是因為被戰爭趕出來,我們還可以住在樂山園山丘的小屋,遙望美麗的臺灣海峽呢!」比起熟悉的環境,沒想到臺灣已經變成她心中的樂園。就連親友問候他們在臺灣的日子,是否已經有膝下成群的子嗣,他們也開朗地說:「我們可是養了67人!」對瑪嘉麗來說,痲瘋病人就是自己的孩子。
在遠方持續得知臺灣受到轟炸的新聞,他們夫婦都很擔心,盼望回樂山園看看。可惜在1953年9月2日,瑪嘉麗因為關節炎病情惡化而安息主懷。她的安息禮拜是由曾任台南神學院第二任院長的宣教士滿雄才牧師主持,儀式中特別以台語禱告,顯出她對臺灣的情感,也表明了她生命中有一段歸屬於臺灣的青春。
此時戴醫師其實年歲已高,且在瑪嘉麗過世後舊疾復發,住進加護病房中治療。隔年,他身體仍是虛弱的狀態,卻趕回臺灣處理樂山園被徵收的問題;之後,他計畫變賣加拿大的房產來臺定居,可惜卻在船上逝世,最終按他的遺囑葬在樂山園。
他們夫婦倆人對臺灣的委身之愛,實在不可思議。過程中雖有灰心如烏雲壟罩的時刻,也曾因為身為外國人而受盡委屈,心中作苦也作難;但每次想到是主差遣他們,就能重新再鼓起勇氣。相信瑪嘉麗更是如此,從她甘願隨夫飄洋過海到陌生的土地生活,經歷語言和氣候、飲食、衛生環境等各樣挑戰,除了夫婦鶼鰈情深的愛,也是出於主愛的堅固和激勵。
瑪嘉麗一生培養了許多護理人才,也實際成為樂山園眾多病患的治療者、關懷者,雖然終生沒有孕育自己的孩子,卻實實在在是困苦病人的母親。
【參考資料】
- 陳文榮,《臺灣痲瘋病救助之父——戴仁壽小傳》,臺北:臺北縣政府,2005 年。
- 董英義、陳秀麗,《臺灣癩病患的守護天使,戴仁壽醫師傳》,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2010年。
- 陳彥銘,戴仁壽醫師:癩園理想,取自:http://www.happymount.org.tw/about/25(2018年8月2日)
- *參考自《臺灣痲瘋病救助之父——戴仁壽小傳》第30頁。
- †除了避免和官方的「樂生院」混淆,也盼望這裡相對於醫院來說,更像是一個家園。即後來的樂山教養院。
- ‡參考自《臺灣痲瘋病救助之父——戴仁壽小傳》第141頁,及《臺灣癩病患的守護天使,戴仁壽醫師傳》第1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