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的愛從天上來—— 一位愛神也愛人的蕭朝金牧師

有些人生影像烙印心底,一輩子,忘不了。談起父親蕭朝金的最深刻記憶,81歲的蕭瓊珍長老,仍然停留在父親死亡時的景象。 那天是3月17日吧, 蕭瓊珍的家人來到岡山國小,班導王老師帶著小一的她前去會面,神情激動。「老師,妳怎麼哭得那麼傷心?」蕭瓊珍問。「你父親過世了!」王老師淚流滿面說 :「等等你要去看看爸爸!」......

在〈那樣的愛從天上來—— 一位愛神也愛人的蕭朝金牧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深沉的悲憫  深沉的慈愛:切膚之愛   彰化基督教醫院創始人蘭大衛夫婦的故事
蘭大衛醫生特別注重臨床教學,每週必定帶領學生巡房、示範。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每當蘭醫生問診的時候,調劑生坐於一旁,紀錄藥名與診斷,有如現今的臨床教學的見習醫生制度;見習生則試著對病患做出檢查,再由醫生檢核、詢問,這類似於現今實習醫生的制度。

深沉的悲憫 深沉的慈愛:切膚之愛 彰化基督教醫院創始人蘭大衛夫婦的故事

在民風保守的西元1910年代,有一位來自英國蘇格蘭的年輕女宣教,在台南女學(今長榮中學)教授音樂與英文課程,她性情開朗,喜歡跟大家打成一片;她充滿活力,熱愛運動,她毫不顧忌他人眼光,總是拉起裙角,露出一雙強壯的雙腿,像一個孩子,興奮地和鄉下的運動好手比賽跑步……。開闊大地,迎著風,奔跑吧!一股自由的暢快感,油然而生……。

在〈深沉的悲憫 深沉的慈愛:切膚之愛 彰化基督教醫院創始人蘭大衛夫婦的故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Read more about the article 走過流淚谷,在受難中尋找上帝的旨意 ——凃世文長老從「結」到「解」的生命之途
全家福

走過流淚谷,在受難中尋找上帝的旨意 ——凃世文長老從「結」到「解」的生命之途

1993年2月28日,第一座「高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於高雄壽山落成,在千人燭光追思會上,凃世文長老第一次與眾人分享心中憾事:「現在我們仍找不到父親的遺體,當時我爸爸有可能是被拋棄在紀念碑附近.......。」走過死亡幽谷,涂世文一家人在上帝之愛中療傷,學習寬恕,他平靜念誦聖法蘭西斯祈禱文:「在憎恨之處,播下仁愛;在傷痕之處,播下寬恕.......。」

在〈走過流淚谷,在受難中尋找上帝的旨意 ——凃世文長老從「結」到「解」的生命之途〉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傑出的教會開拓者——王修明女士

王修明實在是上帝非常特別的器皿。1938-1945年,在兵荒馬亂的時期,一個寡婦,未受過高等教育,在陝西境內開拓了十一間教會......

在〈傑出的教會開拓者——王修明女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為愛而生:喜樂保育院創辦人瑪喜樂的故事

「這個世界有時候看起來黯淡無光,但是陽光仍在烏雲之後閃耀,而我們的主永遠偉大的光亮,挪走我們的疑慮和恐懼,洗盡我們的罪……。」

在〈為愛而生:喜樂保育院創辦人瑪喜樂的故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相信恩典,相信生命——生命中再也沒有什麼難以承受的事

民國34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幾天後,七八歲的孩子郭榮一歡欣鼓舞地躋身人潮中,目睹國民黨軍隊來台的景象:從繁鬧的高雄七賢路三角窗放眼望去,一師一師的阿兵哥立正站好,準備從第二港口步行到新樂街;在歷經多年國共抗戰的失利,軍隊移師台灣,已是難掩落魄與風霜……

在〈相信恩典,相信生命——生命中再也沒有什麼難以承受的事〉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行走千里,活出「仁愛」的生命——石仁愛修女

「感謝天主。我的每個心跳、呼吸,要讚美上主、感謝上主。所有天上、地上、地下的一切,小鳥、樹木、花草、人……,全都愛,全都讚美、感謝天主。」這是石仁愛修女每天醒來後的第一個祈禱。如同石修女日復一日的禱詞,她的每一分、一秒,每一次呼吸、心跳,都在為天主做見證,用生命活出「愛」的本質......

在〈行走千里,活出「仁愛」的生命——石仁愛修女〉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臺灣困苦病人的母親 ——瑪嘉麗(Margery Miller Taylor)宣教士

如果查詢臺灣的醫療史,會看到來臺宣教士戴仁壽醫師(Dr. George Gushue Taylor, 1883-1954)的名字,但卻鮮少看到瑪嘉麗(Margery Miller Taylor, 1882-1953)這個名字。瑪嘉麗是戴仁壽的妻子,隨著他一起來到臺灣服事。若說戴醫師是臺灣的痲瘋病治療之父,瑪嘉麗應該被稱為臺灣的痲瘋病治療之母......

在〈臺灣困苦病人的母親 ——瑪嘉麗(Margery Miller Taylor)宣教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End of content

No more pages to load